武汉奥数网
武汉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武汉站 > 小升初 > 经验交流 > 正文

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该不该作为升学依据?

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8-12-09 17:28:51

  “小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重点,不作为升学或高校提供参考依据。”本周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王云峰在市教委进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以来的第一轮实验工作总结会上表示。

  自2001年教育部在全国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六年间,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师的授课模式、升学的评价模式和全社会对育人的理解模式,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地涌向高考考场,到奥数竞赛剥夺了学生的每个周末,再到小升初面试厚如教材的“简历”,本市的基础教育在课程改革的六年间同样经历着这样的巨大变化。

  而如今,课堂更多的是师生互动,走进实验室不再是一种期盼。甚至农田、工厂、社区都成了中小学生的课堂。由此,课程改革在彻底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后,也必然涉及评价机制与升学变革这样敏感的话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到底该在课改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如果它不能作为升学依据,那么会不会沦为“花架子”?如果作为升学依据,会不会变成“主观因素决定学生命运”呢?而由此带来的考试将走向何方,也成为争论的话题。

  学生素质评价敢不敢更开放

  司马平邦(博客中国副总编辑)

  我在之前的一篇短评中曾质疑现在所谓的教学改革是换汤不换药,如果不能改变教育方为教学过程的绝对主体的状况,任何的教改努力都是片面的。

  比如:北京市教委召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改革第一轮总结会透露,“北京市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化平台,真正实现学生自我评价的自觉和隐私性。”

  我觉得,再如何“自我”的评价也是评价,而只要是评价就一定不会真正“自我”,虽然所谓的“素质评价电子化平台”技术上可以和blog或者sns这样的互联网新术语比时髦,但与后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blog或者sns是表现的,无评价或评价弱化的,而前者仍然需要学生先表现然后由教师或学校给出结论。

  这样的教改是不是又要面临另一种麻烦,即改革后的教材和教学,除了在之前的“应试体系”之外,学生们还在面对一个“记录”方式的素质评价体系呢?

  而有这双重评价的设计,凭什么就断言这是“改革”而非“倒退”?

  除此,所谓的实现学生自我评价的“隐私性”的想法也显得太小气,私以为,与其对学生评价隐私进行刻意保护,莫如取完全开放式(选择式),真正能体现“互联网时代”学生个性的评价体系——学生不会如想象般神经脆弱。

  与其设计一个复杂而隐私的被动的评价教改方式,莫如为这些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祖国的花朵们设计一套开放的选择的表现的电子化平台;不要总是挖空心思管理、监督或者测评他们的动向,而是以信任、鼓励和注视的态度辅佐其成长。

  ■交锋点1

  手册该不该作为升学依据?

  ◎正方

  “不是升学依据就没人重视”

  当然应该把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看做升学依据。相比以分数定成败的应试教育,这种评价机制,更符合一个学生发展过程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评定。

  课程无论怎么改,大家始终关心的是将来升学凭的是什么。课改把素质教育提得很高,但,变严肃为活泼的教学模式;把写作业变成交报告;把课外活动改成社会实践……这些更多的是叫法上的改变。用“综合素质”的方式,通过手册评价一个学生,才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体现。

  如果不将手册作为升学依据,学校、学生和家长很难重视这个册子,分数依旧要占主导地位。

  届时,课改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只有将手册强制为升学依据,才能得到足够重视,才能真正发挥对素质评价的作用。

  ——初中校副校长陈实

  ◎反方

  “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素质”

  最不希望人们总是揪住“升学依据”这个点不放。课改的目的是要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是从填鸭式教学转向关注人本身成长的改革。而所有的教育模式,都需要一种评价方式进行总结和判断。以前是单纯地通过考试,看分数。现在的改革是要找一种可以真实、详尽、高效记录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建立,就是要记录一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每一步变化和成长,是一个人在这个阶段发展历程的体现,意图在于关注变化和发展,而不在于要为升学提供什么参考依据。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种综合评价涉及一个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虽然课改已进行了6年,但到目前为止全国也没有任何一个省、市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真正做到全面反映。因此,手册目前还不具备作为升学依据最重要的考量。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王云峰

  ■交锋点2

  手册能否做到客观公正?

  ◎正方

  “量化指标可以保证客观”

  几乎所有的麦当劳做出来的汉堡味道都一样,而成都小吃的蛋炒饭各家味道就不同,这就是流程是否量化的结果。对人的评价也是这样,要做到客观公正,就必须具备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

  就像数学考试一样,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做同一份试卷,答案也唯一,因此得出来的分数可以说是客观公正的。而在语文作文中,因为答案不唯一,又是由人来判阅,缺乏量化标准,自然就会出现个人喜好、知识面的偏颇。

  综合素质评价,也可以采取量化标准。比如“社会实践”记录中,就必须对什么才算社会实践、如何证明自己参加了、实践的结果如何等进行系统、明确的规定。而不是由学校老师甚至学生、家长自主认定。

  ——外企人力主管韩美华

  ◎反方

  “综合素质本来就是主观判断”

  有哪本词典可以解释清楚什么叫综合素质?谁能把综合素质包含的内容都说全了?综合素质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判断。所以根本不可能做到客观,也就必然会出现不公正。

  对事物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更何况是对一个未成年的学生的评价。比如学校要办运动会,班主任号召学生踊跃报名。但有的学生身体没问题,体育课也能照常上,可就是在篮球项目上突出,但特别不喜欢跑步。你能在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上就说,这个学生不爱运动,不关心集体,缺乏团队意识吗?

  因为时间、地点、角度和教育者的知识、阅历不同,对于同一个孩子的一个表现,就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所以一份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可以做到包罗万象,也可以做到记录学生成长变化,但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五年级学生家长钱悦

  ■交锋点3

  手册是否会变“花架子”?

  ◎正方

  “只记录就是‘花架子’”

  如果综合素质手册只是一个记录,一个过程描述,不涉及升学判断,必然会沦为“花架子”。任何评价都是有目的性的。评价手册可以作为学生的成长记录,是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各方面状况的。

  如果只作为记录,就像不会被用到的“简历”一样。当学生毕业了,从小跟他到大的这份手册也就没用了。面临升学,学校依然视分数为宝,那么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记录得再详实,也逃不掉为分让路的命运。相反,在考试甚至就业中,学校和用人单位表示:只要手册就可以了。那么手册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它也就可能被空前地重视了。

  新的事物要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同,首先是要让人们觉得它有实际用途。作为成长,当然都希望有一份可以回顾的记录,但这份记录如果只作为回顾,也就会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

  ——应届大学毕业生许启刚

  ◎反方

  “手册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学生”

  这份手册涵盖了学生身体素质、艺术素养、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心等全面发展过程。以后,还将推出一个完善的电子化平台,可以直接移植给高中、高校。让新学校、新老师快速全面地了解每个新生。

  手册是种激励,为强调激励,电子化平台将设立访问权限,可以保障一个学生的自我发展权利。除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和学生间互评以外,学生自我评价将是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记录成长感受、对某件事的评价。根据权限等级,老师和家长可以有限地访问这部分内容。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和教育者的积极性,使手册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同时,对学生每年体质监测结果的记录,可以对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等指标一目了然。一旦发生学生普遍的快速视力下降,监管部门可以以此为据,追究责任。因此,手册不可能变成“花架子”。

  ——市基教所所长赵学勤

  ■交锋点4

  是否该彻底取消考试?

  ◎正方

  “人才应该多元选拔”

  在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一道试题、一份卷子、几十分钟,怎么就能判断出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能力呢?和对于一个人的评价要多元一样,选拔人才的模式更应该多元化。考试只是其中一种,如果考试已经成为禁锢人才选拔的方式,就应该被取消。

  大学已经试了几年的自主招生,而且即将扩大自主招生规模。学生可以展现某一领域的特长、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和院系教授面对面交流,展示知识面。以此获得加分、降分的录取优惠。虽然依然要参加高考,但自主选拔已成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了。

  有个经典案例,应聘者中自觉把倒在门口的扫帚扶起来的,最有可能被录用。因为这种品质,用面试、笔试不一定能体现出来。和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一样,选拔模式也不应只有考试一种。——大二学生高建

  ◎反方

  “很容易掉进‘华而不实’圈套”

  没有有力的监控手段,很容易掉进华而不实的圈套里。老师注重灌输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考察方法,学生也要始终在意我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是否都是一种考察。这样,教与学的重点很可能会偏离知识和道理的教授。“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这两道题是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中的题目。同样是考试,这样的题目既涉及了历史知识,又涵盖了现实政治观点。答题者要在详细掌握史实前提下,自圆其说。

  和所谓的综合考察一样,这样的试题就属于综合考试题。它依旧是一种考试模式,要考生坐在教室里一笔笔地写。形式上还是老一套,但实际的效果确实更有效地考察了一个人的知识和判断力。——网友“天地宽”本版采写竞报记者邓跃

  什么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该手册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手册通过记录学生各学科成绩、到校出勤情况、体质发展、参与研究性学习成果、社会实践时间和内容,试图全面详尽地反映一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过程和成长经历。

  目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纸制形式为主,个别发达地区正在逐渐建立电子化平台,实现手册内容的电子记录和设置访问权限。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点,学生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部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评价手册也有望成为将来学生升学、就业的一个参考依据。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6. 石家庄站
本地教育

教育政策 | 优录信息 | 教育资讯

择校指南 | 简历面试 | 分班考试

经验分享 | 电脑摇号 | 考试真题

热门推荐

入门指南 | 中小学资讯

学习资料 | 武汉教育新闻

四大名校 | 民办中学

重点中学

武汉武珞路中学 | 武汉一初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 华一寄宿

武汉外国语学校 | 七一华源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