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奥数网
武汉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武汉站 > 小升初 > 经验交流 > 正文

孩子的这些事,父母不该管的就别管

来源:武汉奥数网      2015-09-08 15:12:25

  听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说某高校迎新,一双父母陪孩子到学校报道。结果爸爸到学校一看,学校很偏,看起来也不够漂亮,于是跟孩子说,算了,别读了,跟我闯社会去。妈妈一听不干了,坚决要孩子上学。结果父母就在学校开始打架。性格火爆的爸爸开始打妈妈。而后,妈妈那边的亲友集结到场,又把爸爸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可以想见场面有多混乱,又有多滑稽。全程孩子都只好站在一边,左右为难。而读书这个事儿,俨然已经被父母拿去,跟孩子没什么关系。这是个极端例子。但是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注、过度“管教”其实屡见不鲜,并且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带去极大的阻碍。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孩子的哪些事,父母应该划清界限,避免管教失度。

  孩子的学习不该管

  一位妈妈留言:

  我的孩子越来越不像样,学习成绩不好,懒惰,像一堆扶不起的烂泥,经常发脾气,有时居然动手打我,让人伤心。我对他那么好,什么都替他做,他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父母付出了全身心的爱,却换来了对孩子的伤害。这位妈妈当然会很伤心,但伤心之余要想一想,这样的“逆子”是怎么来的?其实是父母一手造就的。在与妈妈后来的沟通中发现,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被父母报了很多的兴趣班,上学以来更是辅导班、家教轮番轰炸,花了大笔的经费不说,父母的精力也全部搭在里面了。即便如此,孩子的成绩仍旧不尽人意,父母自己首先感到了无比的挫败感,这种负面情绪经常是通过打骂、责备、嘲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久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越来越自卑、自弃,甚至滋生出,或者可以说是模仿习得了父母“暴力”对待自己的方式“以牙还牙”了。

  很多父母绞尽脑汁、倾其所有给孩子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可他们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能力和进取心一般同父母的“照顾程度”成反比,如果父母替孩子扫清了成长道路上80%的障碍,那么这孩子只拥有20%的能力,孩子们表现出的无所谓、不感动、不珍惜等态度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所获得的这一切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所以他们不懂得珍惜和感动。

  古有孟母三迁为择邻,今有慈母三迁为择校。很多父母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地为孩子铺路:为了让他上重点校,努力攒钱买了“学区片”的房子;后来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父母主动和班主任、好学生的父母“拉关系”。父母这么做,就是希望孩子能从小打好底子,为此花了大把钞票,也欠下很多人情。为此还不算完,孩子挨批了,父母就得赶紧跑到学校跟老师“沟通”,怕孩子受委屈;听说班里评比了,父母更是想方设法为孩子拉选票。可后来发现孩子的成绩是“越来越走下坡路”。最令父母感到生气的是,孩子会完全形成依赖,甚至对自己该负责的事不管不问不操心。

  其实,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顺其自然、让孩子发挥出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就好了。“学区房”在父母能力范围内可以选择,没必要为了追求名校“砸锅卖铁”,让孩子早早背负上学习不好就对不起父母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过度管教,一定会出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管”才合适呢?

  那就是停止说教、打骂、监督,重点去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在孩子遇到问题求助之时给一些建议,当然关键还是要帮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点击本文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以看到一篇关于孩子学习父母如何做的旧文)。若孩子主动做作业,父母及时鼓励和称赞孩子的好表现,如果孩子磨蹭拖拉,自然会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惩罚,也许还要受到来自于同学的嘲笑和鄙视,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未完成作业受到的惩罚和付出的代价。

  孩子的社交不该管

  在静观育儿微信后台答疑这么久,我发现,孩子的社交问题是父母们最爱插手的事。孩子们的争抢要管;孩子慢热不能一下子融入别人要管;孩子太“大方”护不住自己的玩具也要管……孩子们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太争抢”、“太谦让”、“太不会玩”、“太贪玩”……无论怎样,父母们都要“及时”干涉。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太心急了呢?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不想上学,不愿出门,喜欢在家里养小动物,看动画片。交流后发现,孩子心理年龄滞后,情绪低落,人际交往能力差,同学们喜欢欺负他,但他不知道如何应对。原来,这个孩子的社交问题源于父母的一次“护犊心切”。有一次,孩子被同学打,父亲到学校打了同学一巴掌。后来同学们都孤立他,他就躲在家里不出门了。

  孩子在群体中遇到一点麻烦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父母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怎样,而是启发孩子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可以怎样解决,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自己的说话方式是不是不恰当,行为方式是不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等等,引导孩子尊重别人,同时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孩子被人欺负,父母去干涉,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反而会让别人更小看他,更加不尊重他。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6. 石家庄站
本地教育

教育政策 | 优录信息 | 教育资讯

择校指南 | 简历面试 | 分班考试

经验分享 | 电脑摇号 | 考试真题

热门推荐

入门指南 | 中小学资讯

学习资料 | 武汉教育新闻

四大名校 | 民办中学

重点中学

武汉武珞路中学 | 武汉一初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 华一寄宿

武汉外国语学校 | 七一华源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